各国财政政策都应奉行增长挂帅原则。
日本全年的经济增长则仍受地震困扰,如果应对不好仍会影响日本的复苏进程。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展。
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高补贴、结构性减税等措施,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从而保障供给、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并把通胀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综合现有各方面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风险是可控的。从不利因素方面看:一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其中德、法经济增长尤其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8%和2.2%。从统计数据看,下半年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结构调整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今年以来,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已基本确立。消费增长放缓但程度有限。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既重视把蛋糕做大做好,又重视把蛋糕切好分好。蛋糕做得越大,人们分得的蛋糕才能越大。第二,缩小收入差距不是不要差距,合理的、与贡献差距相一致的收入差距是必要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第三,在公有制经济中分好蛋糕,就要贯彻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适时增加职工收入,规范国有企业高管的收入。
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什么叫分好蛋糕?怎么分好蛋糕?第一,分好蛋糕不是搞平均主义、人人分得相等的一块,而应是根据各自在做蛋糕中的贡献分得相应的一块。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决定作用。即使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看,也不存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天然统一的情况。
但国际国内发展实践表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不是天然统一的:既不是只要把蛋糕做大,收入差距就会自动缩小。第四,在私营和外资企业中分好蛋糕,就要确保工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处理好企业利润与工资的分配关系。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可以调动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就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来讲,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
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只重分好蛋糕而轻做大蛋糕。
无论只重做大蛋糕而轻分好蛋糕,还是只重分好蛋糕而轻做大蛋糕,都是偏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也能够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在分好蛋糕的同时促进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而且,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决定按照什么方式、什么原则去分蛋糕。第五,从总的框架来讲,要把蛋糕切分为三大块企业一块、职工(劳动报酬)一块、国家一块,现在的问题是职工的一块偏小,所以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第七,分好蛋糕重在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而对低收入者来说应重在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知识水平、专业水平和劳动绩效来增加收入,不能仅仅在不变的劳动绩效和既有的蛋糕存量上不断增大自己的一块。也不是收入差距扩大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趋于缩小。第六,提高劳动报酬不能刮风,不能一哄而上,不能只重行政命令,而应根据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类型企业的具体状况,提出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并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结合起来。第八,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如果没有政府的自觉调控,收入差距是不可能自动缩小的。
当前中央强调和重视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据人保部官员解释,养老金领取将执行户籍地优先。
当这个限制条款被滥用时,一些穷人的生活将雪上加霜。以北京市2011年4201元的缴费基数为例,按28%的比例要缴纳1176.28元养老金,其中的840.2元会进入统筹基金,即缴纳基数的20%。
关键就在于我们实行什么样的社保计划,是由政府来强制执行,还是由社会中的人自愿组织形成互相担保的保险体系和保障体系。但社保计划确实会在多个方面造成这一效果,让我们来看看。就是马上把这笔钱支付给了当下已经退休的人。此外,也有很多四五十岁的人,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从现在开始缴,到退休时也不够15年的缴费年限。
当前各国推行的社保主要是现收现付制度,即不是把社保缴存人的钱存起来,而是把收到的钱马上花掉。相对于那些拥有大城市户籍,能在那里稳定工作并退休、领取社保的人来说,你是吃亏了。
如果在所有地方缴费都不到十年,就把养老保险关系和相关资金转回到户籍地,由户籍地来支付养老金的待遇。他们来到中国经济重地,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可到最后,却又迫于无奈只能退出社会养老保险之列,当他们要退出的时候,也只能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一小部分钱。
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发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这恐怕是人们当初想不到,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一方面,他们能退回的那些社保金只是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而这只是小头。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缴费满十年的地方来确定待遇领取地。社保制度建立的初衷是改善人们尤其是那些穷人的境况,但当这个政策推行之后,它却似乎起到了劫贫济富的作用,让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例如,个别地方滥用最低缴费年限的规定,15年里一旦有中断,之前的缴费年限就作废,使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处于两难境地。自2009年新农保试点以来,国家试点和地方自行试点地区有近2亿农村居民参保,5000多万名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会实现制度全覆盖。
他们要么忍痛放弃多年前缴存的养老金,要么一边应付眼下的生活压力,一边还得找钱来继续缴存社保金。但是,当你要领取退休金的时候,可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第一方面,就是现收现付制度造成的。我们看到社保计划能在这么多情况下造成劫贫济富的效果,那么这些效果是不是那么难以避免,是不是一旦实行社保计划,就必定让一部分人占便宜一部人吃亏?这倒也不是。